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上建筑物、交通设施等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使用要求,大力发展地下结构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地下结构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国防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已成为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显得日益突出,从建筑设计源头建立地下结构抗震的国家标准体系、明确技术要点,对于引导和促进地下结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的要求,由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牵头、张建民教授为主编人的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17年7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审查会。

黄小坤秘书长(左边第二位)
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黄小坤秘书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单位的专家以及编制组14个单位全体成员。会议组成了以周福霖院士为组长,龚晓南院士和任辉启院士为副组长的审查专家组。

周福霖院士
《标准》主编张建民教授代表编制组对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工作成果和送审稿的重点技术内容等做了汇报。

张建民主编(左边第二位)
会上,专家对《标准》内容逐项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审查专家组认为《标准》针对目前我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需要,明确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分类体系、抗震计算方法、抗震措施,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的空白。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