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2竹建筑国际会议暨第三届生物质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BARC-ICBCS 2022)在京开幕,这是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36场平行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探讨展示竹子和其他生物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应用。本次会议在延续往届国际竹藤组织网络研讨会“竹子:最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主题基础上,将范围扩展到木材等生物质复合材料和结构,召集全球建筑业和林业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竹木建筑未来,助力建设清洁美丽地球家园。
会议于11月8日至12月13日,分八场依次举行,分别为:“基于生物质材料的最佳建筑设计范例”“生物质复合材料在现代建筑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竹材在可持续建筑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在现代建筑中应用数字化和其他创新技术设计生物质复合材料”“经验分享:竹建材及竹建筑市场、产品、工艺、技术和未来展望”“木建材和木结构的最新研究”“工程竹材和工程竹结构的创新发展”“圆竹结构的研究与创新”。
本次会议由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主办,全球其他36家机构共同支持。来自近20个国家的80多位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企业家和青年学生将共同探索生物复合建材的潜力,以帮助建立可持续社区、创建韧性城市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会议开幕式还举行了《中国现代竹建筑》(英文版)新书发布仪式。
开幕式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穆秋姆、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刘树人、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新澳门新葡萄娱乐院长方东平、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主席大卫·特鲁希略、中国四川省洪雅县县委书记周代军发表了开幕式致辞。
出席开幕式的特邀嘉宾以及来自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和赞助企业代表嘉宾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SO/TC165国际标准化组织木结构技术委员会主席徐英熙,IBUKU创始人兼创意总监埃洛拉·哈迪,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石永久,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研究员杨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宋晔皓,南京林业大学副院长李海涛,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黄东升,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杨会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委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龙卫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加加,重庆大学建筑和城规学院副教授覃琳,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乔纳斯·豪普特曼,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清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所研创中心主任冷予冰,香港建筑师学会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杨燕玲,同济大学教授何敏娟,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肯特·哈瑞斯,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述伟,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卫,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燕飞,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振华,杭州邦博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军龙,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志诚,江苏见竹绿建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杰。开幕式由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项目协调员、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协调员刘可为主持。
△开幕式部分嘉宾合影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穆秋姆表示,竹子广泛分布在全球南方,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绿色、本土易获取、价格合理且具有韧性的建筑材料,在世界各国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与创新使竹子能够以其原始形态或重组形式被用作一种当代建筑材料,重新焕发了生机。国际竹藤组织一直把竹建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过去25年时间里,围绕国际标准制定、国际竹建筑项目开发、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全球竹建筑知识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于过去两年国际竹藤组织网络研讨会在全球的巨大影响,今年的竹建筑国际会议将主题范围扩展到生物复合材料与结构。通过全球召集,来自近20个国家的80多位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企业家和青年学生将共同探索生物复合建材的潜力,以帮助建立可持续社区、创建韧性城市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穆秋姆代表国际竹藤组织感谢清华大学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等全球36家机构对本次国际会议的大力支持,也预祝所有与会者有所收获。
△穆秋姆致辞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刘树人表示,国际竹藤组织在推动竹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在解决全球人居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 “双碳” 目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竹结构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传统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体系下,因地制宜推动竹结构建筑、生物质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发展,可有效减少建筑在生产、构建、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碳排放问题,有助于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同步实现。中国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竹产业和生物质复合材料发展,《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及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都专门对此予以明确:要求加强优良竹种和优质竹林资源保护培育;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竹家具、竹结构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科研攻关和规模化生产。刘树人表示,中国国家林草局发改司将全力支持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工作,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树人致辞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表示,双碳目标下中国建筑业需要在保证高质量和绿色发展前提下完成低碳节能目标,市场对低碳建筑材料、绿色建造技术以及超低能耗建筑需求迫切,市场体量巨大。新型生物质建材在建造零能耗建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大家对竹木建筑产品以及竹木结构建筑的科学认知非常有限。相对传统主流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竹木结构建筑在建材产品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建造关键技术发展和应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典型建筑结构案例等方面均亟待提高。王玮表示在北京召开此次国际会议意义重大,希望建筑业与林业同仁能在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上获得更多启发,学习主流建筑行业经验,在探索新型低碳生物质建材和高性能生物质材结构体系上找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建筑业低碳建材产品开发应用的契合点。研讨木竹建筑的节能降碳标准计量方法,推动绿色木竹建筑、零碳木竹建筑、木竹建筑绿色建造等标准体系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路径探索发挥积极作用。
△王玮致辞
新澳门新葡萄娱乐院长方东平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积极推动竹木建筑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情况。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就已开启该领域研究。进入新世纪后,新澳门新葡萄娱乐陈肇元院士联络沈世钊、张齐生等相关院士、专家倡议恢复中国竹木结构研究与应用,2018年与聂建国院士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长期咨询研究项目,研究竹建筑工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竹木结构学科恢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研究领域还包括竹木材料改性、纤维增强、结构体系创新和古建保护等。方东平表示,就中国全国情况来看,多所高校恢复了竹木结构课程,开设了相关系所和专业,竹木建筑研究一派欣欣向荣。最近,聂建国院士为中国工程院中长期咨询研究项目成果之一的《中国现代竹建筑》(英文版)作者题词 “发展绿色建筑,竹木结构大有可为”,也是对广大竹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勉励。新澳门新葡萄娱乐作为本次国际会议第一协办单位,深度参与本次会议的策划与筹备,石永久教授团队、冯鹏教授、杨军研究员等多位教授和学生全程支持。
△方东平致辞
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INBAR Bamboo Construction Task Force, INBAR TFC)主席大卫·特鲁希略代表INBAR TFC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33位竹建筑专家发表了致辞,并祝贺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5周年。INBAR TFC成立于2014年,旨在协调全球竹建筑相关国际研究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全球竹结构的研究、应用与推广。INBAR TFC最重要的工作是联合全球竹结构专家共同制定ISO竹结构国际标准。自成立以来,INBAR TFC已与ISO/TC165合作编写发布了四项竹结构国际标准,还有三项正在制定中。自2020年以来,INBAR TFC所主办的系列高质量竹建筑国际研讨会 “竹子:最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已成为全球竹建筑知识分享和获取的重要渠道。本次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上千名观众注册,来自全球800多家相关机构,大卫·特鲁希略希望参与本次大会的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受到启发。
△大卫·特鲁希略致辞
中国四川省洪雅县县委书记周代军是来自全球竹产区地方政府的代表。周代军表示,作为35万洪雅人民的代表,他非常荣幸与大家相聚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共襄竹盛事,共话竹未来。洪雅县位于天府之南、地处峨眉后山、隶属东坡故里。千百年来,洪雅人世世代代种竹、用竹、爱竹,让 “一根竹” 孕育别样风采,让洪雅绽放无限精彩。拥有44万亩竹林的洪雅县是中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洪雅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于2021年落户洪雅瓦屋山。洪雅县坚持做新 “竹科技”、做大 “竹市场”、做深 “竹链条”,支持当地企业发展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钢(学名:重组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建材领域,既提高了竹质材料含新量,更提高了低碳生活含绿量。
△周代军致辞
最后,刘可为介绍了由国际竹藤组织、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际竹藤中心、清华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专家共同编著的《中国现代竹建筑》(英文版)新书。该书在2019年中文版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更新,融入了更多中国精彩建筑案例,于今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在海内外联合发布。中英文版《中国现代竹建筑》均得到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领域战略研究项目“面向2035的中国竹建筑工程发展战略和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杜睿、王戈、石永久、宋晔皓、刘可为、王任飞等参编单位代表和作者出席了国际竹藤组织北京总部新书发布仪式,作者许清风、冷予冰、杨军和肯特·哈瑞斯线上出席。
△中英文版《中国现代竹建筑》及聂建国院士寄语
△《中国现代竹建筑》(英文版)北京发布仪式(左起:王任飞、王戈、杜睿、石永久、宋晔皓、刘可为)
△刘可为主持开幕式
第一场分会 “基于生物质材料的最佳建筑设计范例”
第一场分会围绕基于生物质材料的最佳建筑设计范例展开。首先,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发表开场致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教授、芬兰科学院院士佩卡·萨米宁,印度尼西亚IBUKU创始人兼创意总监埃洛拉·哈迪分别围绕自己所设计的竹木建筑项目作精彩演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宋晔皓主持本场会议。
聂建国院士表示,由于自己在中国南方城市长大,所以非常了解竹木材料的生长习性。竹子生长速度非常快,三至四年就能成材,长时间不砍就会烂在林子里,中国速生木材也同样需要定期采伐。聂建国院士建议可在中国乡村地区利用本地竹材和速生木材大力发展单层或低层竹木建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而在城市则可以考虑多采用竹木建造多层建筑,以更好应对防火问题和降低造价。针对双碳目标,应围绕竹木建材和竹木建筑开展碳排放量化研究、废弃建材回收利用研究等,明确不同建材之间的碳排放差异,针对高碳排放材料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二次利用可能性,从而使建筑达到真正的低碳。
△聂建国致辞
崔愷围绕中国现代木竹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木竹结构工程实践项目的思考展开演讲。在中国绿色发展需求与双碳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本土建筑师开启了绿色可持续建筑探索,愿意更多尝试具有固碳功能的生物质木竹材料。虽然中国使用木结构的历史悠久,且木结构建筑的环境影响要优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但目前要发展现代木结构尚存在一系列制约问题,包括木材资源短缺,缺乏本土化设计方法和技术指导,现行消防标准规范制约木结构建筑的规模和技术应用,木结构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等。崔愷指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应包括材料性能研究、结构体系研究、关键技术与工艺标准研究,结合消防规范的适用和推广研究等。在木竹结构实践探索方面,崔愷分享了自身实践项目,包括成都天府农博园、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海口美舍河湿地科普馆、南宁园博园昆山园、昆山西浜村昆曲学社、福州九峰村乡村客厅、福州前洋村农夫集市、德化亨鲤堂重生等八个项目,很好地诠释了其近40年来坚持 “本土设计” 的创作理论思路,让建筑设计以所处的文化、自然资源土壤为本,从而去寻求建筑的地域特色。崔愷希望通过自身的大胆尝试,能够带动相关的学科发展和专题研究。
△崔愷演讲
佩卡·萨米宁的演讲由PES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马丁·卢卡斯奇克代为介绍,报告内容由前者准备。萨米宁非常喜欢北欧当代著名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的作品。库卡波罗利用中国竹材制造家具,他认为中国的竹子等同于芬兰的桦木,都是极易获取的本土材料。萨米宁也是本土材料的推崇者,他在自己家中和芬兰事务所办公楼都采用了大量本土木材,并在上海办公室使用了竹家具。萨米宁与竹的结缘始于2008年,其事务所中标了无锡大剧院项目,这是其事务所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文化类公建项目。受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马德里机场工程竹天花板设计启发,萨米宁建议尽可能在无锡大剧院室内使用竹装饰材,并建议主礼堂使用吸音竹墙壁,但当时中国声学设计师认为竹材太普通和廉价。于是,PES事务所团队找到了工程竹材生产加工企业大庄公司(马德里机场项目的竹产品供应商),参观了生产线,并与其探讨了项目落地可能性,最终采用了符合阻燃标准的重组竹产品。这些产品经过数控切割技术保证了工艺精度,并采用金属无缝连接,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国际建筑。2019年,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又再次创造了一座真正的中国建筑,其立面由大量陶瓷和竹子制成。陶瓷和竹子均是中国福州当地的可持续材料。PES事务所在中国的项目还在继续开展,其对本地材料使用的探索仍在继续。
△马丁·卢卡斯奇克代佩卡·萨米宁演讲
埃洛拉·哈迪的演讲从她在印度尼西亚的成长经历开始,讲述了她如何带领IBUKU团队在巴厘岛和全球其他国家利用竹材建房的故事。在亚洲,虽然大多数人与竹密切相关,但很少有人真正渴望住在竹房里。为改变传统观念,IBUKU在过去12年开启了一个全新产业,包括竹材砍伐、测试、处理、加工和建造房屋。IBUKU已在世界各地建造了200多栋形态各异的竹房。竹子储量丰沛、生长速度快,可保证充足原料供给。竹材抗拉强度堪比钢材、抗压强度可与混凝土媲美,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其良好的抗压和抗弯强度。虽然建成后的圆竹建筑项目看起来十分轻松愉快,但实际上竹材(圆竹)并不是一种易于设计的材料。其他材料的设计经验大多在竹材上行不通,同一个设计放到不同竹种上也可能不适用,譬如为Asper竹设计的结构换成Guadua竹就会显得非常僵硬。由于技术的进步,虚拟建模对设计帮助很大,但实体模型的制作也同样重要,有时甚至需要搭建1:1模型进行现场测试,最新落成的The Arc网壳拱结构体育馆就是按上述方式进行设计和建造的。IBUKU一直坚持创造属于自己的竹子语言,试图利用竹子多样的形态和变化,使建筑造型充分融入场地环境的同时也使室内空间舒适亲切,并充满自然质感。哈迪认为竹子是对孩子所能承诺的一个美好的未来。
△埃洛拉·哈迪演讲
△宋晔皓主持第一场分会
第二场分会 “生物质复合材料在现代建筑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第二场分会在前一场全球精彩建筑案例基础上为大家呈现了全球竹建筑产业发展领先国家——中国的产业发展整体态势。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委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龙卫国,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研究员杨军,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黄东升,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述伟从材料供应和研发、建筑和景观设计、标准制定、学生培养、国家战略、结构体系研究、企业生产等多视角开展了全产业链剖析和梳理。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石永久主持本场会议。
王戈围绕 “竹质结构工程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主题开展演讲,分别从中国竹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竹质结构材开发与应用、竹结构材加工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从竹产业前端材料研发和生产加工的角度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竹结构材,以及不同种类的竹结构建筑形式,包括圆竹结构建筑、工程竹结构建筑、竹木复合结构建筑、竹缠绕整体结构建筑等。王戈指出竹产业前端材料和产品生产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尚未建立竹结构材分级体系和耐久性系统评价体系,大规格板方材制造技术亟待研发,以及竹结构相关评价标准和规范制定滞后问题等,并提出未来需要在竹质结构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标准与评价、产品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开展工作。
△王戈演讲
龙卫国 “中国木竹结构标准体系和工程实践”的主题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木竹结构的应用现状。近年来,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大背景下,木竹结构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并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在中国国内落地。他接着从木竹结构标准的构架、分类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木竹结构的标准体系,并重点介绍了《木结构设计标准》为代表的一系列竹木结构标准的编制思路,指出标准对木竹结构工程实践的推动和指引意义。最后,龙卫国以最新实践工程——天府农博园青苗为例,介绍了木结构设计的要点,设计、加工、建造等各专业全过程协调合作对高品质木结构落地的重要性,并提出国内木竹结构应在工程木竹产品、新型连接方式以及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研发与实践。
△龙卫国演讲
郑曦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介绍了竹材在园林建造中的实践应用与发展进程。传统园林拥有漫长的种植竹子和使用竹材进行建造的历史,然而竹材在现代园林建造活动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竹材众多的优良性能有待挖掘。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为竹材在园林建造中的实验性探索提供了一个绝佳契机。郑曦回顾了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以竹材为核心材料进行花园营建的历程,以该活动五年来涌现的优秀作品为例,从空间氛围营造、结构创新、节点构造、参数化设计方法、互动装置营建、植物与竹构的结合六个维度,阐释了在花园建造中应用竹材料的实践与思考。竹构花园建造实践活动使大家对竹材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利用竹材所创造的结构与形式必将更为丰富。竹子是 “双碳、绿色”时代下极具创造潜力的园林建构要素。
△郑曦演讲
杨军围绕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 “面向2035的中国竹建筑工程战略和关键技术研究” 展开演讲。该研究通过文献量化分析综述了竹建筑工程全球发展情况,通过国内外50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了竹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通过技术路线图研究了竹建筑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路径。杨军详细解读了2035中国竹建筑发展技术路线图。面向2035中国竹建筑业应以 “绿色环保高性能现代竹建筑工程” 为核心发展目标,研发系列创新竹建筑用材、结构体系、施工方案和完备技术标准体系;取得包括绿色环保高性能胶粘剂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具有抵御各种灾害能力创新竹建筑结构体系;推进多种体系、多应用场景和较大规模示范工程。战略支撑与保障包括为竹建筑企业创造条件,扩大规模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设立国家专项科研基金和国际专项合作项目,加强竹建筑技术标准顶层设计,以及推进竹建筑工程示范项目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杨军演讲
黄东升的演讲从工程竹材的定义开始展开。他强调结构用工程竹材需要具有明确的工程力学参数,并满足工程建设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黄东升主要围绕其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展开报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工程竹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竹结构的应用研究。他详细介绍了工程竹材性能定量控制制造技术,工程竹材基本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工程竹材基本构件的极限状态分析方法,工程竹材的断裂问题、高温问题和蠕变问题,以及工程竹结构建筑与桥梁设计等。
△黄东升演讲
陈述伟介绍了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竹元科技)的发展与愿景。依靠四川当地慈竹资源,竹元科技致力于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钢(学名:重组竹)的研发与推广,十二年来在中国完成了数百个高品质重组竹建筑项目。2019年,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竹产业政策指导下,竹元科技通过融资收购、股权改革,吸纳了多名长期从事混凝土、陶瓷等传统建材行业股东,积极扩大了产能和规模,建成了板材、模压地板、家具、门窗、装配式建筑等八条生产线。陈述伟也提出了竹元科技在成熟自动化设备、专业高质量人才、国家权威标准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这也是目前中国竹建材和竹建筑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竹元科技向各界发出邀请,愿与同仁在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助力国家标准制定,以及挖掘应用市场潜力等方面携手前进。
△陈述伟演讲
△石永久主持第二场分会
本次BARC-ICBCS 2022国际会议共吸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观众注册,8号活动在线参与人数超过400人。
会议回放视频链接
2022竹建筑国际会议暨第三届生物质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https://barc2022.chinafuturelink.com/#/meeting/live/detail?live_id=6307282701366064107ba40a
会议背景
本次BARC-ICBCS 2022国际会议为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建筑主题分会。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BARC 2022)于2022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与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5周年志庆大会同期举行,由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
本次BARC-ICBCS 2022国际会议由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专家组主办,由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际竹藤中心等单位协办。全球其他二十多家机构作为会议支持单位,包括阿肯顿·阿皮亚·门卡大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文垂大学、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迪肯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万隆理工学院、《建筑结构》杂志、《风景园林》杂志、《可持续结构》杂志、《世界竹藤通讯》杂志、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建筑师学会、同济大学、匹兹堡大学、西英格兰大学、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生物质材料与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本次会议由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见竹绿建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