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201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大会为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颁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徐永模会长为廉慧珍教授亲自撰写的颁奖词是:
这是一位大家熟知的先生,一位至今仍活跃在混凝土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她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她把课堂从清华大学搬到了社会、搬到了企业、搬到了工地。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从未停止过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传播。她和吴中伟先生合著的《高性能混凝土》一书是中国混凝土研究著作中的经典。她像一根蜡烛,不停地燃烧自己,将自己50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服务所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她德高望重而不居高临下,轻名利而重真理,不仅敢于批评不正确的学术观点和行为,更难能可贵地是,她在总结自己一生科研的著作《求索与感悟》中,通过剖析自己的认知的局限甚至错误,为读者答疑解惑;她的直率、真诚,她的睿智和激情,在她的讲课、她的著作、她的工作中闪烁着光芒,将照亮无数热爱混凝土事业的后人探索前行的道路。这就是清华大学廉慧珍先生,让我们向她表示崇高的敬意!
廉慧珍教授简介:
廉慧珍,女,教授,1933年11月出生,1958年毕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
20世纪7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1000#”高强混凝土、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1975年还曾作为建设部关于《框架轻板建筑体系研究》组成员参与建筑方案、结构体系和结构检验、材料选用和试验等工作;1979年参加天然沸石岩资源化的研究,80年代至90年代初,先后承担“七五”和“八五”国建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研究燃煤脱硫废渣的利用,中试产品用于北京八达岭缆车索道支柱锚杆锚固、北京亚运会自行车训练场跑道不裂面层和刚性防水屋面城市道路等多项工程,并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膨胀剂材料设计模式和结构构型的研究,和课题组一起受到国家科委、计委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荣誉。90年代初和吴中伟一起,最早在全国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并一直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宣传、推广和工程指导工作,退休后承担过多项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的指导任务,并先后结合施工单位合作进行过自密实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和施工。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开创性地使用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满足了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耐久性设计要求,指导搅拌站参与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取得显著效果;与天津城投集团合作并指导进行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及材料优化的研究,曾指导青岛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编制人之一,参加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国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交通部《公路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规程》;参加《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技术文件编制,承担无砟轨道板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技术咨询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材料攻关组”顾问。现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及其会刊《混凝土世界》顾问。
除了长期工程实际经验外,有深厚的物化、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在我国最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水泥浆体微结构和混凝土界面,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矿物掺和料作用和水浆体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过《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等译著,与吴中伟合作出版的《高性能混凝土》,被业内同仁评价为同类书中最具有特色的专著,获得国家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和国家科技图书奖。
1979年参加与中科院地质所合作进行天然沸石岩用于水泥掺和料的研究,分别受到高等教育部的“天然沸石岩建材资源化研究”项目、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结晶态铝硅酸盐胶凝物质活性机理的研究”项目和国家建材行业科技发展基金水泥建行体委结构与宏观行为关系及其定量分析“项目的资助,在研究沸石岩水泥的水化机理中,突破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化机理的传统观点,提出沸石岩中的沸石是热力学稳定的矿物,沸石岩在水泥中的化学活性并非来自沸石,而是来自沸石凝灰岩中无定形的SiO2 和Al2O3,实验研究证明了沸石化的凝灰岩有比凝灰岩等其他火山灰质材料更高的活性,是源于沸石这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结晶矿物在水泥中的物理作用。该理论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
(供稿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