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的历史可上溯至1929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系之初的道路组、测量仪器室和测量教研组,已历经近百年。2017年,原交通工程研究所和原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合并成立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简称交通地空所),旨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全新的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推动交通工程与测绘工程的交叉融合,使之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现有在职教工16人,博士后4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约6-8人、硕士研究生约10-15人。
研究方向
(1) 交通规划与交通政策,包括城市及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共享交通”等新兴出行模式研究、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建议等。
(2) 智能交通与交通行为,包括交通大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交通行为分析与建模、混合交通流特性分析、宏观-中观-微观多级交通仿真技术、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管理控制、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道路网联与控制等。
(3)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包括卫星导航定位(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3S(GNSS/RS/GIS)集成技术与应用、现代测绘技术与应用等。
(4) 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性监测、交通资产管理等。
研究成果
近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编写出版了30多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科研著作,研究成果在京津冀一体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得到应用。
概述
结构力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主要从事结构力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教研室有在职人员6名。本室一贯重视结构力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所编写的结构力学教材在国内广泛使用,影响很大。本室主讲的结构力学课程长期是清华大学的一类课和精品课,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在所有参评课程中获最高分,97.55分,同年,袁驷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本室的老一辈学者如杨式德、龙驭球等都对中国的结构力学学科作出过杰出贡献。本室目前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0门,研究生课程4门。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新型有限元、广义协调元、新型自然坐标理论及其应用、有限元超收敛与自适应计算、结构特征值分析、求积元法、结构可靠度与安全评估及结构非线性分析。
研究成果
本室所进行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999年,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的结构力学教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袁驷、龙驭球等完成的“结构力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龙驭球、岑松等完成的“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另外本室获得的省部级奖励有12项。
概述
地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土木系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地下建筑教研组,而相关教学及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现有在职教师7人,承担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检测、规划设计及技术政策研究等工作。地下工程研究所在大土木工程课程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本科生课程10门,研究生课程6门,其中多门为全英文课程。
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等国际合作,参与润扬长江大桥北锚碇50m特深基坑、昆明新机场高填方地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八达岭地下车站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咨询工作,先后承担北京、青岛、厦门、天津、宁波和鄂尔多斯等地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和规划设计。近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九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两项。
概述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点形成于二十世纪中叶,在中国开展了多项开创性研究。现有在职人员11名,共开设本科生课程6门,研究生课程10门。已建成了“数字减灾与虚拟工程实验室”和“CAD/CAE教学实验室”等实验室。在结构抗震、抗火、抗爆与防连续倒塌、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具备了学术队伍精干、研究设备先进、科研成果创新性强、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等国内外一流学科点的特征。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地震动与地下结构抗震、结构抗震、抗火、抗撞击、抗爆与防连续倒塌、灾后功能可恢复结构、土木工程信息技、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结构健康监测、结构生命周期性能等。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被多部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纳,并在多项重大工程中应用。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作为我国住建部、民政部抗震减灾方向的重要支撑单位,参与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尼泊尔等特大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概述
结构工程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7人,其中教授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高工2人;工程师2人。
研究所承担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抗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依托于结构工程研究所的工程结构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体部分,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设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量测系统,各类技术人员齐全,能够承接各类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及现场静动力测试任务。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轻型钢结构、大跨钢结构、桥梁结构、FRP结构、玻璃幕墙结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结构现场静动力测试、结构加固新技术、结构试验技术等。
研究成果
近五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多项重大工程,同时主编和参编多部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
概述
建筑材料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几代人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学术影响力的建筑材料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0人。 建材所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开设课程13门。其中《建筑材料》(中、英)系列课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全面覆盖水泥混凝土力学、化学、耐久性及工程应用。建筑材料实验室拥有教学与科研用房1000平方米,各种设备仪器100多台套。研究所具有先进完备的水泥混凝土研究平台,支撑了该方向的教学、基础研究和工程服务的功能。研究所以我国工程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在建筑材料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设本科生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8门。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高性能混凝土与工程应用、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水泥基材料化学、断裂力学及时变性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理论与实践、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流变性、路面材料与结构等。
研究成果
主要应用于包括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油气田建设等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主持编制了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促进了水泥基材料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进步。研究所现承担科研项目数十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概述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是原国家教委于1985年12月批准成立的第一批教委系统的开放研究实验室,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9月,被确定为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重点实验室几经调整,现在整合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相关的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包括结构工程、防灾减灾、结构力学、地下工程、建筑材料等研究所及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1人,实验室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