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集体 | 费明龙:一个平平无奇的毕业生对母校和班级的感悟

转眼本科毕业即将十年,母校也将迎来110岁生日,接到年级长通知,母校正在向毕业校友征文。于是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之后五年的科研生涯,以及再往后五年的工作经历,十四年点点滴滴一幕幕都回映在眼前,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词进行概况的话,似乎就是平平无奇。于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毕业生,在母校110周年校庆之际,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角度,谈一谈离开母校五年后,我对学校和班集体的某些感悟。


我想从我现在的工作开始谈起。毕业后,我来到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为一名市政规划工程师,为首都的河湖水系规划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参加工作后,从文献里的理论世界过渡到工作上的规范标准体系,还是经历了一段不长不短的适应期。可是即便自己是一个工作上的菜鸟,在与外单位一起探讨工作上的问题时,大家对我的意见还是十分期待和尊重的。起初我以为,也许在这个行业大家就是这样彬彬有礼,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似乎不是所有设计单位在方案汇报讨论的时候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


现在我已经工作五年了,完成了足够多的规划设计,参加了足够多的方案汇报和讨论会议,接触了足够多的行业专家,我慢慢意识到,当初大家对我的认可,其实是因为自己背靠了一颗大树。经过我的同事们多年的奋斗和努力,单位在行业内搭建了一个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平台,作为这个平台派出的代表,我关于工作问题的意见也是很受重视的,即便我只是一只业务菜鸟。


再回想起刚来单位的时候,身边同事每每介绍到我,都会提一句“三清博士”,然后大家都会投来一种复杂(褒义)的目光。虽然大家并不清楚,我的博士研究方向和现在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关系,我没有工作经验,对于相关的规范标准基本没有了解。同样的,这是我的母校清华大学这棵大树带给我的庇佑。学校里太多优秀的校友和老师在各行各业为这个集体赢得尊重,作为学校里出来的平平无奇的普通毕业生,我也沾了光。


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身后清华的平台给了我们更高的起点,让我们的工作更容易被周围的社会关注、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快地调整自己的姿态,尽快让自己的表现称得上别人的期待,避免引发“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的悲剧。换个“成功学”的说法,就是莫把平台当能力。如果我们错误地把清华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当作了自己的能力,对别人基于“清华人”这样的身份给予我们的关注和认可不合适地简单接纳,不仅耽误了自己,也对不起帮我们搭建“清华人”身份的诸多校友和老师们。


好在这种“沾光”也并不仅仅只是在名声上,自己内在能力修养的提升也会得到身后优秀平台的助力。回想起本科四年的生活,我在大一是一个相对孤僻的存在,游离于班集体之外,飘荡在清华诺大的校园里。对这段时期,我在之后的总结反思中总觉得是可惜的,白白浪费了一年大好的青春,还是在清华的青春。要说这段时期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是终于认识到老师、同学、图书馆才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东西。于是大二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听讲座,更频繁地泡图书馆,更主动地融入集体生活,并在大三的时候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当选了班长。大三这一年的确是我大学四年成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我需要安排好本学年班上所有的规定活动,关注大家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了解并协调好各位同学的各种需求。同时,作为整天给大家加油打气的人,自己的学业生活也得鼓起劲来往前冲。于是这一年下来,我做到了很多之前自己都没有想过能做到的事,对班级同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交了更多系里系外的朋友,学业成绩也是大学四年最好的一年。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吧,被身边优秀的老师同学们拥着推着,不自觉地就会取得进步。说到这里必须要借机感谢一下班主任李丹勋老师和各位水工71同学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对我们的班级活动总是慷慨相助,水工71的各位兄弟姐妹们平日里都是情深义重,大家真的就是一个大家庭,对班委的工作也都是全力支持,这让我们的工作简单了很多。


母校建校110年,当年一起开着充电台灯秉烛夜谈的同学们也都在各行各业里事业有成,成为了骨干中坚。同时也听闻母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取得的成绩在世界各大学排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作为受惠于学校名声的毕业生,我也要和我的同学们“不把平台当能力”,一起努力奋斗,让母校这棵大树基业长青。


微信图片_20201208094501.jpg

费明龙,工程师,清华大学水利系2007级学生,现工作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