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52年水利系建系时成立的工程水文与水能利用教研组,1973年水利系又设立了农田水利教研组,1993年两个教研组合并为水文水资源教研室,1999年水文水资源教研室改组为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4人,博士后14人。在读研究生60余人。开设本科生课程10 门,研究生课程7门,其中《水文学原理与应用》为国家级精品课。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学、水资源、灌溉与排水、水生态环境、国际河流、防洪减灾、数字水利、 遥感技术等,并结合国内外学科 动态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开展与大气、宏观经济、生态 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部委及省市自治区重点等科研项目百余项,建设有北方生态观测网在北京、山东、内蒙、 甘肃、陕西、新疆建有六个实验基地。近10年来,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4 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

水力学研究所    

水力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水利系水力学教研组,著名学者夏震寰教授、张任教授曾长期担任水力学教研组主任。研究所管理的水力学实验室建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首批一级实验室。水力学研究所负责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其中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13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l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程水力学、水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水工水力学、环境水力学、计算水力学、桥梁水力学、冰水力学、波浪理论、海岸动力学、海岸环境学、海岸及近海建筑物的先进设计理论、海洋能开发、湿地生态保护、数字水运工程等方面。主持和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等。
     水力学研究所承担全校六个系本科生的《流体力学》和《水力学》课程教学任务;该课程1986年被评选为校一类课,1997年被列为校核心课程,2005年《水力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所编教材《水力学》获1988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年以来累计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其中1部获水利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河流与生态研究所

河流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1年的清华大学水利系三门峡基地。197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宁教授在校本部创建了泥沙研究室,2006年更名为河流研究所。研究所负责国家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的学科建设,现有在职教职工20名,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1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实验师1名,博士后15名,在读研究生60余人。        
      河流研究所负责建设的泥沙实验室是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之一。实验室面积4750平方米。模型大厅长120米,宽24米。有大型可调坡活动水槽1座(长64米,宽1.2米),中型活动水槽4座,及直径5-20厘米、长133米的四条循环管道和水沙分离系统。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开发研制的图象显示流场测量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及红外测沙仪等获得清华大学实验设备奖。        
      河流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河口海岸动力学、水土保持、河流生态、环境泥沙、河流治理、流域管理、水沙灾害、水利信息化等。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并紧密结合重大工程解决生产问题,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 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课题数百项。完成了黄河洪水和泥沙问题综合治理研究、长江葛洲坝泥沙模型试验、长江三峡水库泥沙问题及运用方式、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潼关高程控制、黄河流域水量调度、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20多项奖励。完成学术论文及科研报告10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和高教出版社优秀图书特等奖。

岩土工程研究所

清华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已近70多年的历史。1948年陈樑生教授从美国哈佛大学归来,建立了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土工试验室。1952年工程地质及基础工程教研组成立。1956年中国科学院院土黄文熙教授到清华大学工作。1978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研组成立。1999年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目前在职教职工16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还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40人。岩土工程研究所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挂靠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研究所的教授还兼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副主编、《土木工程学报》副主编以及国内外十多种重要学术期刊编委等工作。
      清华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获准的岩土工程硕士、博士学科点。研究所十分重视试验设备的研发和购置, 现有土工离心机及振动台、大型岩土静动真三轴试验机、多功能扭剪仪、高压三轴仪、高压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和二三维多功能接触面试验机、堆石料风化仪、粘土拉伸仪等设备。在长期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土的本构理论及应用、高土石坝工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海洋岩土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特性及工程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所目前承担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土力学》系列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等土力学》为清华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曾经获得多项教学奖励。

河川枢纽与建设管理研究所

河川枢纽研究所由原水工结构教研组和水电站教研组于1999年组建而成。现有在职教职工25人,包括科学院院士张楚汉、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在站博士后5人,在读研究生近百人。其中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研究所负责水工结构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建设,其中的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国际前五。
      河川枢纽研究所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瞄准国际前沿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在高坝抗震、坝肩稳定、 碾压混凝土拱坝建设技术、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并拥有多项专利。 研究所已经形成了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2个主导学科方向和水工水力学与工程规划、土石材料与土石坝2个特色研究方向,学科布局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发展。
      研究所负责的《水工建筑学》课程是清华大学首批校级一类课。并已连续5次通过了学校每3年一次组织的评估。在清华大学精品课建设中,《水工建筑学》是重点建设课程中唯一的工科专业课,并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以研究所为主体的教学队伍还获得了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成果奖。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 于2006年7月26日由科技部发文(国科发基字[2006]324号文) 批准建设,2008年6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并在2008年2月和 2013年2月全国实验室评估中两次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凝聚了清华大学在水利工程学科研究中的精华力量,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建设和运行。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庆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水科院陈祖煜院士。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8.3%。队伍包括院士2人,千人计划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务院表彰的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自然科学基金为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实验室从成立至今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国际学术荣誉奖励1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 1164篇,EI检索论文 2248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4项。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验收会(2008年)

实验室立足的传统优势、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确立了水文水资源科学、水沙科学与水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枢纽工程与智能管理、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五个方向为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努力在水利科学与工程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清华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的战略目标 ,从“突出的基础理论创新 ”、“ 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特色出发,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高度可持续发展, 为水资源利用、江河治理、水电开发和流域保护提供具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的“国家队”和国际著名的水利研究机构,成为实现我国“水利强国”地位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成为我国优秀水利人才的培养基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