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水利系申请四月毕业的最后一名博士张帆一在泥沙馆A200顺利完成线上答辩,清华大学余锡平教授、吴保生教授、周建军教授、傅旭东教授,天津大学白玉川教授,武汉大学夏军强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线上还有27位师生旁听学习。
整个答辩流程严谨,ZOOM系统和网络给力,各个环节完全按照学校对线上答辩的要求进行,最后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答辩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授予张帆一工学博士学位。
下面,我们通过采访参与答辩各个环节的代表,来感受线上答辩带给我们的新体验。
答辩人张帆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网络答辩的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经历。在答辩会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学校在制定预案上的及时高效,系里领导和老师在流程指导上的严谨周密,答辩秘书在会前组织的认真负责,以及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们的支持和理解,因此对答辩的顺利进行保持着良好的信心。在本次答辩过程中,感觉网络答辩的形式不仅能很好地保持面对面的交流感,其互动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和高效,比如参与答辩的老师就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来直观地展示自己记录的问题。在此要特别感谢导师林斌良老师会前的统筹安排,教务老师王春红老师的协调帮助,答辩秘书孙健老师的认真负责和辛苦付出。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这段经历变成动力,不断去面对和迎接新的挑战。
导师林斌良教授:线上答辩对于汇报人来说,无论从集中精力讲述、还是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都比线下面对评委要好得多,没有紧张的氛围,答辩人可以有条不紊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答,比平时表达得更清楚更自信;而且线上有录制功能,可以之后反复聆听,便于更好的总结提高。但线上答辩在增进同行之间沟通还是略显不足,比如没有线下答辩后大家近距离相聚的环节,而其实很多学术碰撞和同行专家之间的紧密联系都是通过一些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完成的。
答辩委员会主席余锡平教授:线上答辩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应急措施是可以接受的,能保证答辩程序的正常进行,也基本上能保证答辩的质量。同常规的答辩形式相比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是校外专家可以不受距离的影响,因此邀请外地老师担任答辩委员需要顾虑的事情较少。但个人觉得,线上答辩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互动、特别是多人互动的效果还是要差一些;二是没有仪式感。
答辩秘书孙健:通过在线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以前我没有经历过,从视频答辩到网络投票,学生和答辩委员都会感觉到陌生和新奇。但对各项程序和指标的要求没有丝毫放松,甚至于更严格。从技术角度讲,也面临了不少需要重新学习的问题,但是在开始答辩之前我们对整个过程还是有充足的准备和信心的,这离不开研究生院和院系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大力支持。比如,视频方式、投票方式等所有的环节都有备份方案,虽然个别环节出现了链接问题,但是研究生院的解决速度还是非常给力的,没有用到备选方案。学生和答辩委员对答辩过程都很满意,更重要的是旁听的同学比预想的要多,这可能是网络答辩的一个优点,就是让更多的同学(尤其是其他学校或其他城市的同学)能够听到报告内容,让知识传播的更快一些。希望疫情过后,恢复正常答辩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继续沿用这些网络工具。
旁听王彦君:我来自长江科学院,非常有幸可以远距离旁听这次答辩。感觉比较高能,竟然还可以虚拟背景。整体的感受就是答辩过程很顺畅,完全没有出现网络卡壳的问题,视听效果比会议室更好,参会人数比会议室更多,专家共享屏幕提问题的方式更清晰明了。
旁听张子浩同学:参加线上的博士论文答辩,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肃和规范,通过设置会议等待室,保证观摩答辩的同学实名进入,在答辩开始的过程中,答辩委员会老师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其规范程度丝毫不比线下答辩低。在张帆一同学的答辩过程中,还有一点印象深刻,因为大家随时可以共享自己的电脑屏幕,因此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在向他提问时,展示了自己屏幕上记录的问题提纲,这不仅会让被提问者思路清晰,也更能让其他听众获得更多地思考,我认为这是线上答辩活动的一大优势。整体上讲,本次线上的答辩流程规范、网络通讯顺畅、答辩内容详实完整、答辩委员会老师认真严谨,让我收获了许多!
疫情期间采用网络答辩是清华大学四月份毕业工作的创举,水利系共有两名博士生顺利进行了线上答辩,这为六月份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答辩积累了经验(如果疫情未结束)。至此,水利系四月毕业工作基本完成,将进入学位分委会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