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水利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举行在线学术交流活动

为保障研究生在疫情期间正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创新学术交流模式,采用线上报告方式为研究生继续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机会。2020年3月19日下午,第三十一期水文水资源论坛首次以线上方式举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强研究员,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一场远程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是《区域与全球水循环过程和模拟》,清华大学水利系77名师生参加了线上学术交流活动。


张永强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水文领域的重要挑战——23个待解决的水文学问题,涵盖水文过程的时间变异性、空间变异性和尺度效应、极端水文事件的变异性、水文过程的衔接、水文观测和数据、水文模拟预测方法、水文与社会等子领域,报告重点关注水文模拟预测方法领域的两大问题——如何降低模型参数数量减小模型不确定性?如何在变化植被条件下进行水文模拟?


张永强研究员介绍了其与同事开发的蒸散发模型PML。该模型的参数化过程相对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同时可以有效分离蒸散发的三个主要分量——植被蒸腾、土壤蒸发和冠层截留蒸发。模型最重要的参数最大气孔导度和土壤蒸发系数,可以分别通过Budyko方法和均衡蒸散发来求解。该模型的改进版进一步考虑了碳水过程的耦合,可更加精确地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基于该模型研发的全球500 m蒸散发数据集已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上发布,重采样后的数据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发布。报告通过静态(植被不变)和动态(植被变化)模型的对比,反映了中国北方生态恢复工程对蒸散发和碳循环过程的耦合影响,指出土地覆被变化对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的蒸散发和初级生产力的增加贡献显著。


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大尺度径流模拟、预报理论和方法,指出这一领域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即缺乏天然河道径流实测数据、参数区域化问题、模型输入的不确定性。报告人主要分享了其在参数区域化研究、传统降水径流模型的改进、遥感数据应用、水文信号研究等四方面的进展。


报告结束后,张永强研究员与在线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探讨了模型验证与不确定性、遥感云计算技术、遥感与模型数据融合、机器学习与水文研究等问题,同学们讨论积极,反响热烈。本次线上讲座为研究生们进一步了解水文领域前沿问题提供了良好机会,同时也是清华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不停学、不停研精神的良好体现。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将按照计划,定期进行在线或现场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QQ截图20200331152457.png

图1 远程学术报告视频截图


QQ截图20200331152511.png
QQ截图20200331152522.png
QQ截图20200331152532.png

图2 参加在线学术报告的部分师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