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午12点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新澳门新葡萄娱乐院长张建民教授带队,水利系教授王恩志、水利系教授张建红、水利系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王睿老师及水利系2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践调研支队正式出发。
图 / 实践支队成员与北京城建集团接待人员合影
摄 / 董雪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后的第三个客运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及廊坊市广阳区,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千米,距首都机场67千米,距天津滨海机场85千米,距廊坊市中心26千米,距保定市中心86千米。机场航站楼主航站楼和配套服务楼、停车楼总建筑规模约140万平方米。航站楼地上地下一共5层。轨道交通在航站楼地下二层设站,地下一层是广场式的换乘中心,可以换乘高铁、地铁、城铁等,其中包括京雄城际、廊涿高铁,还有机场快线。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未来国际化的通道,其作为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级机场群的战略要地,为中国经济升级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支队于当日下午1点40分顺利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晋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段先军一行人热情接待了支队的老师和同学们。
怀着激动的心情,实践队伍首先观看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宣传视频,对机场建设理念、技术难题、技术创新等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充分体会到机场设计、施工及运营中体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图 / 段先军(左一)王恩志(左二)张建民(左三)张晋勋(左四)张建红(左五)及实践支队成员观看大兴机场宣传片
摄 / 董雪杨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支队一行来到了大兴机场主航站楼,开启了对大国工程的零距离探访。在踏进航站楼大门的一刹那,机场充满流线型的设计和饱含科技感的空间就给支队成员带来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感受,令大家叹为观止。
紧接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段先军为同学们介绍主航站楼的空间功能划分,人流交通设计理念,以及大跨度屋盖的结构设计特点。同时对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钢结构节点的处理方式,整体的抗震隔震设计理念,以及温度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最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晋勋为大家介绍顶棚钢架拼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由于不同部位的变形趋势存在差异,为了实现钢架的顺利合拢,施工过程中特别采用了预拱技术。
图 / 实践支队成员认真听取关于机场值机流程的介绍
摄 / 莫伟彬
图 / 段先军(左二)为张建民(右一)、王恩志(左一)及支队成员讲解航站楼空间功能
摄 / 莫伟彬
图 / 张晋勋(左一)为支队师生讲解机场结构设计
摄/ 王睿
图 / 支队学生和张建红教授(左二)在参观过程中交流问题
摄 / 莫伟彬
图 / 支队师生在认真观察大兴机场地铁站设计细节
摄 / 莫伟彬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思考,记录,并对一些问题开展了讨论和交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工程,共有五条轨道线路在机场外围整合并列为一组,沿机场中轴贯穿航站区,依次分别是,京雄城际、机场快轨、R4/S6、预留线和廊涿城际,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乘机。在了解了地上机场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设计施工特点后,我们从地上走到地下,来到了极具特色的地下轨道层,五条地铁线的站点分别有不同的主题,各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新机场快线站台,做到了「一下地铁见机场」,实现了轨道交通与机场的完美融合,站点出口即为机场换乘层,极大方便了旅客通行;而极具北京特色、充分展现老北京风采的京雄城际铁路站台,站台内则使用了灰墙、琉璃瓦、朱红色立柱、汉白玉栏杆等一系列北京元素,做到了「一下地铁见北京」,成为北京最亮丽的名片。
图 / 张晋勋(右三)带领支队师生前往大兴机场地铁站参观
摄 / 董雪杨
两个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在集团领导和院系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完成了对大国工程的零距离探访。机场新理念、新技术的使用,充分展现了大国工程的风范,也体现了我国当下高超的设计施工水准,更让同学们心中回响起“我和我的祖国”,愈发坚定了未来投身祖国大型工程建设的理想信念。
图 /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的朋友圈
来源 / 朱彤、武哲书、任明倩
图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与支队师生合影
摄 / 董雪杨
供稿 | 董雪杨
编辑 | 黄小瑛
审核 | 潘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