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归海丨曲兆松:在浪潮之巅聚一堆人做正确的事

本期“百川归海”系列访谈特别邀请了水利系1990级系友曲兆松。他从三峡的巨浪奔腾中窥探到技术创新给行业带来的新机遇,在筚路蓝缕中,时刻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需要,他是“成都最美工作者”,他在浪潮之巅聚一堆人做正确的事。

111.jpg

曲兆松: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本科,1995年免试读取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生,2002年获得瑞士洛桑联邦理工高等工业大学(EPFL)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于2012年挂牌新三板(430080)。2018年担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资源环境云链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国家科技部、人社部等部评审专家,兼任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副主任和水利量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瑞士分会副会长。专业杂志《泥沙研究》《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编委。

2020年5月入选“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7月8日,受北京市委组织部委托,北京卫视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用三十多分钟全方位介绍了曲博士学术成长轨迹和“厂站网河湖岸”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WIM)的研发产业化成果。

巨浪奔腾,从严谨的科研训练中窥探行业机遇

曲兆松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农村家庭,怀着对新技术的渴望,和走出农村的决心,1990年,即将高考的曲兆松从清华的招生简章中看到水利系,建大坝、勘测江河湖海的场景,深受感召,最终,如愿考入清华水利系,从此便踏上投身水利事业的道路。

222.jpg

▲曲兆松与室友在大礼堂草坪前合影

在水利系的学习经历,初步构建起了曲兆松对于水利行业的认识和自己的人生规划。1994年,正值长江三峡工程开始进行建设,清华水利系承担了其中部分课题的研究,曲兆松跟随王兴奎老师对引航道泥沙淤积问题进行研究。站在长江岸边,望着三峡的滚滚江水,巨浪奔腾,曲兆松从中看到了水利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巨大潜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必将为这个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回忆起在清华的经历,曲兆松对导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照顾都印象深刻。硕士期间,为完成曲兆松学长对于川江卵石推移质的课题研究,王兴奎老师亲自带他前往白沙河进行踏勘,走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只为研究上游的卵石形状规律,这样的过程所产出的硕士论文,曲兆松至今仍觉得十分有质量、很有价值。在曲兆松的印象中,水利系泥沙馆的老师特别严格,每天都在跟学生讨论工作;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每逢过节,同学们还会到老师的家里“蹭饭”。扎实的硕士培养,为曲兆松夯实了科研基础,也为下一步在国外的博士深造做好了铺垫。

333.jpg

▲硕士答辩,泥沙所师生合影

硕士毕业后,曲兆松在导师的推荐下,前往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大学深造,师从国际知名水利专家格拉夫教授。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进行博士深造期间,独立自主成为了课题研究的关键词。“博士期间,与导师主要是阶段性沟通交流,需要仪器等资源,老师会给予帮助,剩下的工作就得自己来完成。”通过自己完成实验的整个流程,曲兆松全面锻炼了实验设计、仪器设备操作、数据处理的能力,从而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也正是这一阶段,为曲兆松回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领域,在强国伟业中填补空白

在国外深造的过程中,曲兆松对实验室中研发使用的超声设备很感兴趣,也认识到了国内在科研设备研发上的短板。“当时,国内对科研设备倾向于直接采购国外设备,但封闭的商业产品会对研究的可拓展性产生极大的限制,无法准确地理解采集信号的物理属性,从而约束了科研探索的能力。”因此,在与导师进行进一步讨论后,曲兆松开始了科研仪器设备的国产化研发工作。

在研发过程中,曲兆松发现,想要做成这样一个项目,光靠个人还是不行的,还需要计算机系、电子系等多学科人才的合作,基于这一想法,曲兆松形成了一个组合型的初创团队,北京尚水公司由此诞生。

创业初期,公司规模较小,难以全力投入设备研发,公司一度陷入困境。“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这一过程经历了大约十年,恰好科技部启动了重大仪器研发项目,我们争取到了这一机会,开发过程真的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ADV设备国产化。国内只有我们一家能够将ADV设备国产化,已达到和国外相同的技术水平和标准。”谈到这一点,曲兆松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尚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海洋战略方向投入技术研发。在我国的海洋研究中,设备一直受制于日本、英国、荷兰等国家,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造波设备方面,我和我们的技术团队进行了探讨调研,我们发现机械制造不是很大的问题,卡脖子的问题在于算法,以及缺乏经验。我们认为,解决算法问题这件事我们是可以做的。”造波设备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算法支持和机械连接上。在清华水利系张永良、牛小静等老师的支持下,尚水完成了造波算法的开发与机械设备的设计,并进行实验测试,最终实现了从一维造波到二维造波的技术突破,在L型造波设备的吸收和拐角问题上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海洋科学实验装备领域的空白。

444.png

▲北京电视台纪实节目《为你喝彩》对尚水公司L型造波机研发进行介绍

最美的工作:“聚一堆人做正确的事”

创业多年,北京尚水完成了众多研究项目,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次非盈利的项目。2008年,尚水团队在都江堰正在进行河道地形测量,汶川地震发生,团队成功脱险回到北京后,曲兆松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到灾区进行救援?恰好,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需要都江堰地图资料进行报道,曲兆松便带着电脑前往节目组,用3D地图制作了从都江堰到汶川的救援路线用于报道。这件事虽然没有经济收益,但曲兆松却从中收获了很大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555.png

▲北京尚水公司为朝闻天下制作的三维动画,其节目录像曲兆松留存至今

疫情期间,公司的正常业务被迫停滞,曲兆松不得不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疫情防控让体温监测成为刚需,曲兆松想到了尚水的水体的温度测量系统,能不能将这个改造成自动的体温监测系统?他马上与团队一起在线上开会探讨,并快速将产品实现。尚水的人体测温系统可以保存数据,便于后来追溯,通过不断迭代,这套系统最终打造得很完善。凭借这一套测温系统对于疫情的监控起了很大的作用,曲兆松获得了“成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看上去,我们做的这件事是跨界,但实际上,这是我们的技术在当时情况下非常好的应用。”

666.png

▲曲兆松团队研发的无接触式测温仪

777.jpg

▲曲兆松(左七)获评成都最美科技工作者

“聚一堆人做正确的事”,一直是曲兆松创建公司想要实现的理念。一方面,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解决专业问题,为高端仪器设备的国产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为社会做事,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这些才是正确的事,也是曲兆松一直想做的事。

谈到清华对于自己的意义,曲兆松认为,清华一直是他的家园,他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力量和帮助。“从上学到公司创业,再到产品开发,遇到困难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清华的老师,清华的老师总是愿意为我提供非常有力的帮助。公司里也一直都有清华的员工,在团队中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清华人,是他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Baidu
sogou